top of page

不實習就輸了?談實習的本質── 專訪 Rexy Tseng


Rexy Tseng(曾慶強),出生於台灣,十三歲時前往美國留學,大學主修美術及副修機器人的他,在畢業後進入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攻讀多美體設計研究所。入學前的暑假,在機緣之下,到矽谷的一家新創公司實習。而這個實習經驗成為了他日後毅然決然地離開UCLA研究所的原因之一。

能與我們談談前幾年在美國引起議論的實習支薪議題嗎?

我印象很深刻的是在 2008 年,我大學第四年的秋季,某天商學院的同學一個個愁眉苦臉地走出系所——那時美國經濟蕭條,隨著美國房市與房貸破沫化,大型投資銀行雷曼兄弟宣布破產,連鎖性造成眾多公司面臨倒閉與裁員,學校的應屆畢業生原定的就業計畫也因此被影響。在如此嚴苛的就業市場中,不只社會新鮮人,連已就業者都需要將薪水減半或暫時停薪以求保住一份工作。當時的我只想著讓自己跨入職場門檻裡,沒有設想薪資的問題,畢竟我當時能力還太差,只求一個能累積技術與資歷的機會。

就我的經驗看,實習的目的是跨越就業的基礎門檻,透過短期的淺就職,參與一家公司的運作,經由時間和實務磨合來確認履歷上看不到的個人能力與性格。實習讓你初步認識一家公司,也讓公司認識你;一張履歷說穿了只是長篇的名片,真的要做了事才能看清一個人。如果進入某一行業——例如遊戲產業,是你的目標,那實習時期薪水的多寡應該不是考慮要點之一,因為好的職位有限,而想進入這個領域的人又太多,能有辦法踏入一家公司做開頭才可以談未來。

[endif]

當然,我有聽過周圍朋友(在美國與台灣都有)被無薪壓榨的案例,我認為法律也許可以規範一個基本的薪資,但更重要的是社會新鮮人要學會主動規劃自我的職業生涯。你不應該長期做無薪或低薪實習,而是要瞭解本身的狀況,找到屬於自我的職涯定位,學校與實習只是就業的一小部分

CC: Alex Proimos

在美國留學多年,觀察到大多數美國的學生及社會是如何看待實習的?對學涯與職涯的想法又是如何?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想先提出一個我對台灣社會的觀察。許多人認為「在學校讀書」與「出社會工作」」是人生的兩極。「讀書」是一種簡單、純潔、受保護又幸福的;「工作」則是複雜、骯髒、危險又痛苦的,彷彿一個人一畢業開始工作就會失去自我的一部分。我常聽到年輕的朋友說:「我不想長大」,似乎害怕自己會變成另一個人。我以前也有這種想法,但在美國實習後發現,美國社會並不認同這種對學涯與職涯的二極心態

從高中開始,我周圍的美國同學都有打工的習慣。一開始我不能理解,為什麼他們要「浪費」年輕的美好時光,只是為了要賺零用錢,後來出社會才恍然大悟,在美國社會裡,生活、工作、學習是共存的一體,並沒有理念上特別的區分。你應該同時有生活娛樂也有工作;你應該同時有工作也在學習。這種平衡管理自己人生多個面向的能力要從小養成,從打工、實習到正職工作,漸進式地訓練孩子能獨立生活。在美國人的心態裡,暑期打工與實習都是人生成長的過程之一,就好像學習騎腳踏車與考汽車駕照,沒有必要刻意放大或染色它。

很多台灣人羨慕美國人平衡自己工作與生活的能力,這確實有一部分是因為職場文化與生活習慣的差異,但更深層的,是思想與教育方式的不一樣。可以想像,一個美國小孩若從高中開始逐漸累積社會經驗,到大學畢業時他應該可以順利進入社會與管理自己的日常生活。

在經歷實習以及 Sifteo 創業經驗後,您提到:學校所學與實質上的應用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我們可以如何填補這巨大的產學鴻溝?在校生又可以從哪些方面來縮短這之間的距離?

我不是教育家或教改學者,只能以本身參與科技公司的經歷來回應這個問題:我認為在軟體開發這個領域,學校教的內容不可能跟產業同步,因為科技公司的應用軟體改變速度太快,只有在全職開發的工作環境裡才能不斷接觸到最尖端的技術。

也就是說,在科技公司的觀點裡,所謂大學畢業生的能力非常有限,除非他有在學校以外自我學習、接案、或實習提升經驗和技術,不然光有一張畢業證書不代表他可以勝任公司職位。像我現在就職位於紐約市的媒體公司 Mashable,我的同事不一定是名校畢業,甚至不一定有畢業,但他們每一位都是令我謙虛的軟體開發高手與網頁設計師。在 Mashable 的開發團隊裡,學位和職位是平行宇宙的關係。

如果有學生真的對哪一塊領域有興趣,那就勇敢地實習看看,有實務經驗後你會對自己的學習更有目標!

史丹佛大學的師生曾在「Stanford 2025」計畫中,構築未來理想學校的基礎理念與實質應用,這與您[不]認同傳統直線式升學就業的理念是否有相同與相異之處?

史丹佛大學的 Scott Doorley 提出的概念,反應出直線式申學不一定是年輕人就職或學習最有效的成長模式,隨著時代、經濟生態、以及科技的演進,傳統四年大學的就學觀念也應該有所改變。 Stanford 2025 計畫提出 loop 的學習模式,讓一位學生能自行決定本身在校內與在校外的時間:一段時間在校就讀學校課程,校內學習到達一個段落後,下一段時間到校外體驗實務經歷,然後再決定重返學校的時間點與新的學習目標。

Doorley 提出的計畫理念是針對直線式升學的一個盲點:身為一位十八歲的青少年,你如何決定自己的科系?一但選定了科系,它是否就真的左右你一輩子的走向?一個人真的能被大學的學位定位嗎?學習只能被規範在大學的框架下,還是我們應該重新考慮大學的定義與價值?

我認同 Stanford 2025 計畫中的許多概念,因為我不相信傳統直線式升學就業適合現在這個時代。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CC: wabisabi2015

[endif]

在您的動態上得知您在今年三月錄取牛津大學藝術碩士班,是什麼契機使您再度回到學校?這次重返校園,有哪些是您不想再錯過的?

我任職軟體工程師快五年,建立了穩定的生活與經濟基礎,我覺得是時候去完成內心想做的藝術創作。

今年初我花了一個月時間申請長期的海外藝術駐村計畫,過程中考慮的一個備案是重回研究所去完成我的碩士學位,結果無意間在截止日三天前看見英國牛津大學藝術碩士班的資訊。因為我之前都是在美國教育體系下就學,也沒去過英國,所以是以一個新奇的心態報名。過了幾個禮拜後我竟收到牛津的面試通知。

講實話,決定買機票飛去面試時我心想:「好吧,就算沒有錄取,至少我會參觀過歷史名校,會看到拍攝《哈利波特》的景點。」

沒想到,原本要申請的藝術駐村沒有上 ,但牛津藝術碩士班居然錄取我!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這次重返校園,我希望能有一段時間專注從事藝術創作。雖然擔任軟體工程師的待遇很好,但我骨子裡仍然是藝術家。我希望能結交有共同興趣與熱情的同好,建立長久的創作友誼,就像我之前文章寫的,我很遺憾在 UCLA 時沒有珍惜那段可貴的友好時光,這次我不會讓它輕易流走!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您對於實習在未來所扮演的角色或定位有什麼看法?

光以就職而言,將來實習經歷會大於學校學位,因為現在許多大學等級的課程與專業知識都可以透過網路教學自學取得,因此一個人上過的課不等於他的專業能力,要看他做過的事來判定他在職場上可勝任的位置

Rexy 的故事不會是你的故事,但你可以像他一樣,勇敢做選擇。實習、工作、生活、學習,他的觀點是在多次嘗試後得到的,在看過關於這些與實習相關的點子後,期待你也有屬於自己的想法和選項。

CC: Tuomo Lindfors

[endif]

[if !supportLineBreakNewLine] [endif]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