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社會學的實踐,是日常生活的實踐─專訪張慶玉教授

畢業於台大外文系的張慶玉教授,在一次偶然機遇下加入了華航,開啟了長達七年的空服員生活。原本以為會一直工作下去,但人生際遇總是出奇不意;命運巧妙地在一次飛行旅途中,替她開啟了走上學術的契機,而她也就這樣到了美國,展開了學術之旅......

 

Q : 能不能談談從空服員到出國留學,最後走向學術之路的轉折?

A : 大學畢業之後,曾一心想當老師,但在某次要搭公車去外文所補習班時,後面坐著兩個受訓中的航空公司空服員,聽到他們的談話,讓我對這份工作的嚮往之情油然而生,同時也自問:「如果別人可以,那我為什麼不行?」於是,就這樣抱著想存錢出國留學的心情去報考,最終也順利成為空服員。轉眼間,三年,五年,七年就過去了。

在工作生涯中,會遇上很多越南或印尼來的女孩,有許多人似乎都是第一次搭飛機,給一杯水她們就會感激無比,看到她們用不流利的中文說著「謝謝」,就會讓我想把飛機上的東西都給她們,因為我會想到她們到台灣後是否還能有這樣的笑容呢?

有一次從胡志明市飛回台北時,上來了一個穿著細肩帶背心,胸部很豐滿的越南女孩,旁邊則是她的丈夫,穿著白背心,全身刺龍刺鳳。這對男女剛好坐在我坐的位置對面,而起飛時的那十幾分鐘我一直都坐立難安,為什麼呢?十幾分鐘內,那個台灣的先生用他的手不停地搓弄他老婆的胸部,在搓弄的同時還一直看著我的臉,用一個很猥褻的笑容看著我,而他的老婆則一直試圖推開他的手,嘴裡用不太流暢的中文說著「不要,不要」。十幾分鐘內這動作都一直持續著,而我的眼神完全不知道要放哪裡。當安全帶警示燈一熄滅,我就立刻從位子上跳開逃到廚房,即使我沒有被觸碰到,卻有種被性騷擾的感覺。那個感覺非常震撼,我想到底是什麼樣的原因,讓這個越南女孩離鄉背井嫁給這個不尊重他的男人。一直到這個時候,我才發現內心的自己想要研究關於移民、性別的社會現象,而這次事件也使我開始正視相關的社會議題,並重新下定決心出國念書。

Photo credit: whity

Q : 老師一開始對移民、性別議題有興趣,但是後來主要的研究好像是關於空服員工作的領域,中間有甚麼關聯性嗎?

A : 一開始的研究方向確實是移民相關的議題。但是後來遇到了一位老師,我跟他聊了很多,包括為什麼來美國;為什麼來念書,但當我聊到空服員的經歷時,老師突然鼓勵我說「比起談這些移民和外籍新娘,你應該談談當空服員的事」。一開始我其實很猶豫,一是空服員在亞洲其實是蠻令人稱羨的職業,二是我自己就曾經是空服員,真的能夠談論這些嗎?但老師鼓勵我研究自己真正的熱情,我也才慢慢去思考如何談論這個沒有人談論過的議題。大家看空服員可能會覺得是一個很光鮮亮麗,很高薪,到處玩的工作,但這個工作一樣有他的問題,並非都只有好的一面。所以我後來開始了空服員的研究,也才發現過去習以為常的那些事情其實都是有「意義」的,只是我從來沒有以社會學的角度看待,也從來沒有人寫過現代亞洲空服員發生的事情。

Photo credit: SUPERADRIANME

Q: 就老師個人經驗,在台灣的大學教育和到國外留學之間有何差異?

A : 因為自己職業的關係,以前比較卑躬屈膝、逆來順受,但我發現美國的學生不是這樣,他們會據理力爭,並與老師之間平起平坐,這和我們東方師生間的關係其實非常不同,一直到我拿到博士學位後,我還是很不習慣直呼我指導教授的名字,但是大部分美國的同學對於這點卻習以為常。我發現有時候社會學說要打破階級,但是常常階級是來自於自己在生活經驗中內化的東西,而自己也都沒有去反省、探討過。很多東西是當你離開後,才能重新思考過去習以為常的東西代表的意義,並重新找到自己是誰。

Q : 您對於社會學有什麼看法? 而您又如何實踐自己的理念?

A : 其實社會學是一個很實用的學問,很多人對於社會學有既定的刻板印象,可是我覺得社會學是非常實用的,不見得一定要站上街頭才叫社會學 ( 當然這也是實踐的一環 )。社會學也可以是非常日常生活的東西,例如關懷周遭的人,或者讓身邊的人關注平常不了解的事物,對我來說,社會學的實踐,是日常生活的實踐。

Q : 有甚麼例子是日常可以實踐的社會學嗎?

A : 比如說你可能常聽到越南「新娘」,可是你不會想到她叫越南「新娘」,她搞不好都嫁來十年、二十年了,還叫新娘嗎?也許他早就在這片土地落地生根了,你還叫人家新娘,其實有點歧視的感覺,有時候我們會思考自己的言論是否有歧視的意味,並且觀察當對方有一些行為的時候,背後是不是有我們看不到的東西。表象的東西往往一目了然,但是否能夠洞悉背後的原因,才是事情的關鍵。應該要多多留意日常生活當中,我們習以為常,但值得換個角度思考的議題。

 

訪談到了尾聲,老師仍然保持著笑容,近兩小時的訪談冷了桌上的半壺茶,卻冷卻不了老師的熱情。當天的咖啡廳有些吵雜,但老師總有辦法使我們聚精會神在她的言語當中,讓我們時而思索;時而哄堂大笑,身歷其境在老師所想要表達的情境和情感當中。「日常生活」的社會學,是老師的信仰,也可以是我們能一同參與和關懷的部分。期許下次見面,能夠帶來更多想法的碰撞及激盪。


bottom of page